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的考慮是什么樣的?
1、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的評估結果。如果內部控制較為健全,可信賴程度高,可以將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節省審計成本。
2、因為重要性水平的修訂是貫穿整個審計過程,在進行審計工作時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發現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制定的重要性水平與實際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所以就要修正。
3、審計重要性雖然是注冊會計師作出的專業判斷,但是其判斷考慮的角度卻是報表使用人。
4、我國的許多審計學教材中之所以做出“各賬戶或交易層次重要性水平之和應等于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這樣的說明,是出于對我國會計環境的考慮,強調應用謹慎性原則的結果。
5、以界定審計范圍。 明確審計業務的報告目標,以計劃審計的時間安排和所需溝通的性質,包括提交審計報告的時間要求,預期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的重要日期等。
關于注會審計重要性水平或基準的問題?
1、審計重要性水平是審計人員為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中的重大錯報而確定的一個具體標準,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之中。
2、審計重要性水平是對財務報表整體或者每個具體項目的錯報性質的衡量。有利于防范審計風險 重要性水平的恰當判斷對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有重大幫助作用。
3、.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2.審計的目標,包括特定報告要求。3.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4.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同時,還應當從性質和數量兩個方面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注冊會計師風險評估的作用
1、注冊會計師風險評估的作用在于確定被審計單位的重要性水平,考慮單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恰當并確定在實施分析程序時所適用的預期值,同時通過設計和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等。
2、目的如下:通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市場環境等進行分析和評估,識別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3、風險評估程序是審計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它能夠幫助注冊會計師確定哪些領域可能存在重大錯誤,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程序的安排。風險評估程序不僅有助于審計團隊合理規劃工作,還能夠確保審計工作的高效性和精準性。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