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中,哪些科目屬于來源科目?哪些科目屬于占用科目?
1、資金占用類帳戶:金額增加計在借方,金額減少計在貸方;資金來源類帳戶:金額增加計在貸方,金額減少計在借方;往來帳戶。
2、資金占用類的為開發成本、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等流動資產類科目 資金來源類主要有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和長短期借款。
3、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類目。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4、在會計中,科目是用于分類和記錄企業經濟交易和事件的基本單位。會計科目可以分為一級科目和二級科目,它們之間有以下區別:一級科目一級科目是會計科目的最高分類級別,也被稱為總分類科目或科目大類。
管理會計的資料主要來源于
1、管理會計的資料主要來源于財務會計,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
2、管理會計所需要的資料主要來源于財務會計。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管理會計所需要的資料主要來源于財務會計,作為決策、分析和控制的依據,而財務會計主要反映管理會計決策和控制的結果。
3、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信息的主要基礎是成本會計的。所以其主要信息來源是成本會計信息子系統,其次還可以利用財務會計的信息。
4、信息來源相同的,主要不同點,在于以下三點:1)會計主體不同。管理會計主要以企業內部各層次的責任單位為主體,更為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行為管理,同時兼顧企業主體;而財務會計往往只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
5、管理會計主要是為適應經濟組織內部的經營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職能是為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種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編制和提供內部管理需要的各種數據、資料等。
6、(2)執行會計。以“決策與計劃會計”為基礎,著重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進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征收控制。
會計的發展歷史
1、古代會計:人類原始計量記錄行為的發生是以人類生產行為的發生,發展作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代會計,從時間上說,就是從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會末期的這段漫長的時期。
2、會計從產生至今經歷了什么發展階段如下:第一階段:1844年到20世紀初,對象是會計賬目,目的是查錯防弊。方法是對會計賬目進行詳細審計,報考使用人為企業股東。
3、在會計原則、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發展。孔子提出了中國最早的會計原則:“會計當而已矣”,意思是會計要平衡、真實、準確。
4、可見,我國會計在西周時代已有相當大的發展。正如美國會計史學家查特菲爾德在其名著《會計思想史》一書中指出:“在內部控制、預算和審計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無與倫比的”。
5、管理會計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去,是會計發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會計誕生的背景
近代會計。一般認為,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的形成標志,即15世紀末期,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其阿勒有關復式記賬論著的問世,標志著近代會計的開端。
工業革命的推動:工業革命的爆發加速了會計的形成。工業革命使得工廠和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復雜的生產流程和資本投入需要更為精確的財務管理和控制。會計在這一背景下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會計的基礎框架。
貨幣單位不同。各國各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在使用不同的貨幣單位記賬,不同公司對其他公司的記賬無法充分理解,從而造成合作失敗,會計涉及將貨幣單位不同的賬本依照對應國家公司的貨幣單位轉換,將它轉為本公司能夠理解的賬本。
從這個角度來說,會計產生于文字之前,由此可見會計的歷史之深遠。 夏商周時期 夏朝時,已經確立了貢賦征收制度,因此推測此時會出現管理財政收入的會計現象。
管理會計產生的背景和目的:20世紀初期,美國古典管理學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產生。管理會計為適應經濟組織內部的經營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
會計的由來
1、會計起源于意大利。世界上第一本復式簿記著作是意大利的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所著的《數學大全》,該書于1494年11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盧卡.帕喬利因此被譽為近代會計之父、近代會計的奠基人。
2、古代會計,從時間上說,就是從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會末期的這段漫長的時期。從會計所運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計量記錄法,單式賬簿法和初創時期的復式記賬法等。
3、【解析】“會計”一詞起源于我國西周時期,當時設司會之職主管會計,為計官之長,其下屬職務有會計與出納之分。故D選項正確。
4、“會計”一詞在春秋戰國就已經使用了,最早是動詞,意思是“管理及出納財務”。《周禮.天官.司會》:「以逆群吏之治,而聽其會計。」《孟子.萬章下》:「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