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會計準則比較的目錄
存貨對采購成本的計量上,國際準則采用凈價法,我國準則采用總價法。建造合同上,國際準則允許將采購合同訂立的相關費用作為成本的組成部分,我國準則確認為當期費用。
中外會計準則在原則上的區別: 關于會計假設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提出的會計假設有四項: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財務會計的假設不僅是企業會計核算的約束條件和基本依據,也是制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指導思想。
中美會計準則對比 (一)會計要素 從中可以看出,US更注重提供“所有者收入”和“收入”的比較。另外,較中國,還有三個概念:綜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利得(gain)、損失(Loss)。
《中外會計準則比較》是2000年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處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恩岳。本書主要對中外會計準則的比較進行了詳細介紹。
塞繆爾斯和派(Samuels and Piper,1985)曾提出:會計準則的發展是一個由若變 強的過程,應該是“比較—協調—標準化—統一性”。 這一排序的意義在于它客觀地描述了 會計準則國際協調進而達到趨同甚至統一的發展過程。
《企業會計準則》講解的目錄
(一)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 (二)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規范的租賃合同。 (三)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等相關會計準則規范的金融工具及其他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企業會計準則是什么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與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
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應用指南的目錄
上述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三個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業會計準則的三個層次,構成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規上效力,在規定的范圍內(港、澳、臺除外)強制執行。
法律規范。會計法律法規由國家制定并監督實施,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準則規范。我國的會計準則是財政部以政府法規的形式頒布的,具有相當的強制性,是聯結法律規范和其他規范的紐帶;行業會計制度規范。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到目前已發布的解釋共有6個。
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
基本準則為主導,對企業財務會計的一般要求和主要方面做出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具體準則和會計制度提供依據。基本準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
新舊企業會計準則比較與銜接的目錄
1、新舊基本準則的差異新準則對基本會計準則適用范圍及財務報告目標進行了修改。
2、(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指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屬于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終控制,大多屬于非關聯企業之間的合并,此類合并應采用購買法進行會計處理,按公允價值進行核算,相關規定與國際會計準則一致。
3、新舊無形資產準則的內容比較 對適用范圍作了調整 新準則在總則部分首先明確了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將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排除在了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之外。
4、(二)、新舊會計準則中,存貨成本管理辦法的比較:存貨管理辦法發生變革新存貨準則下,取消了“后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這對生產周期較長的公司將產生一定影響。
最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本書目錄
《國際會計標準》(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作者:Ernst & Young,是一本關于國際會計標準的書籍,涵蓋了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內容。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百度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L6S7zAcq8WiBTFkDcW7_Q ?pwd=avlp 提取碼:avlp簡介:本書由財政部會計編寫組編寫,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38章。
你可以去買《最新企業會計準則講解與運用》,或者去卓越、當當這些網站上挑挑看,哪本相關的書比較適合你。
中國會計準則的作品目錄
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望采納。
我國所有企業執行的具體會計準則包含:業務準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準則、財務報告準則三大類。一般業務準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
年共修訂了五項會計準則,發布了兩項新準則及一個補充規定,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列表、職工薪酬、長期股權投資、在其他主體中權益的披露、公允價值計量、合營安排等。
區分持續和非持續的公允價值計量,并規定不同披露要求。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發布實施,對保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促進我國資本市場規范發展和深化經濟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展開的話太多,做個匯總的給你吧:具體準則是根據基本準則制定的,有關企業會計核算的具體要求。
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準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2006年發布38個,2014年發布3個,共41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