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可以與企業溝通審計意見嗎
一般來講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很有可能在事前或者說在現場審計前會與公司的財會人員進行一個簡單的交流,大致了解企業的一個經營情況和業務流程。
【答案】:A 選項A,注冊會計師在對財務報表發表無法表示意見時,不得溝通關鍵審計事項,除非法律法規要求溝通。
注冊會計師審計包括審查企業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并、分立、清算等審計業務,并出具相關報告。
審計報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及公允性發表意見,該意見具有鑒證作用。另一方面,審計報告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被審計單位的投資人、股東等相關方的利益,同時審計報告可以反映審計工作的質量并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
關于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的溝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所以選項A不正確;對于涉及舞弊等敏感信息的溝通,應當進行書面記錄,所以選項B不正確;如果注冊會計師應治理層的要求向第三方提供為治理層編制的書面溝通文件的副本,注冊會計師應聲明不向第三方負責,所以選項D不正確。
財務報表審計中識別出故意和重大的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注冊會計師應當就此盡快向治理層通報。
選項 B 錯誤;如果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之間的雙向溝通不充分且得不到解決,注冊會計師可以根據審計范圍受到的限制發表非無保留意見,但不一定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選項 C 錯誤。
溝通具體審計程序的性質和時間安排,可能因這些程序易于被預見而降低其有效性;選項C錯誤,如果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的全部成員參與管理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無需再次將審計工作中發現的與關聯方相關的重大事項與治理層重復溝通。
【答案】:A、C 如果治理層全部參與管理,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記錄對溝通的充分性進行考慮的過程,即考慮與負有管理責任人員的溝通能否向所有負有治理責任的人員充分傳遞應予溝通內容的過程,選項B錯誤。
【答案】:A、C、D 選項 B 錯誤,注冊會計師承擔對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并不能減輕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
與治理層溝通的五個方面
1、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的溝通包括:溝通注冊會計師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責任;計劃的審計范圍和時間安排;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補充事項。
2、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包括結構化陳述、口頭形式、書面報告、雙方討論。若注冊會計師根據職業判斷認為采用口頭形式的溝通不恰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與治理層溝通。
3、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管理層在治理層監督下編制的財務報表形成和發表意見;財務報表審計并不減輕管理層或治理層的責任。
4、【答案】:A,B,D 【解析】應當溝通的事項包括5類,除A、B、D以外,還包括“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以及“值得關注的內部控制缺陷”。補充事項未必存在,也不是必須溝通的內容。
不屬于注冊會計師與被審單位溝通的內容是什么
【答案】:A 如果認為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是故意和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就發現的情況立即與治理層溝通。
【答案】:B 審計費用具體金額不屬于溝通的適當內容,因此選項B是恰當的。
(5)管理層對注冊會計師施加的限制;(6)管理層不愿意按照要求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評估,或不愿意延長評估期間(選項C)。選項D屬于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的內部控制缺陷,不屬于在審計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難。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