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知識點:材料采購量、采購金額
1、《財務管理》學習建議了解考試政策,規劃報考科目中級會計考試科目分別是《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符合報名條件,通過資格審核,并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即可取得中級會計師資格證書。
2、《中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難度最高,綜合性最強、內容最多的考試科目,考生在備考時不僅僅要多花精力和時間,并且對教材必須要注重全面理解,大家學習時不妨可以將各個知識點聯系在一起,與實際工作一起綜合運用。
3、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時,出現節約差的時候在貸方。
4、因此中級會計實務學習要多分配一些時間,巨難內容學第一遍時可能學不懂,要堅持多學幾遍,不放棄。經過多次重復學習再難的知識點也是能掌握的。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主要難點是公式多,計算量大,學習起來比較抽象。
求解會計題目-材料采購,越詳細越好,在線等,急!!!
1、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理由:會計核算依據事物的發展過程而形成一定的程序。
2、,購入a材料200千克,每千克50元,運費40元,裝卸費16元,增值稅按賣價17%計算,用存款支付以上款項,材料未到。
3、上述材料入庫,轉賬采購成本。借:原材料 102,000.00 貸:材料采購 102,000.00 向銀行取得三個月期借款50000元,存入銀行。
4、借:材料采購——甲材料3510 材料采購——乙材料3510 貸:銀行存款7020 4日 購進乙材料 1000噸, 單價 520元 ,增值稅款88400 元; 購進甲材500 噸 ,單價為,960元 ,增值稅款為,81600元。
5、會計高手進!!計算材料采購成本 15 3日 從永昌工廠購入A材料400千克,買價30000,進項增值稅5100,B材料600克,買價8000進項增值稅1360,共發生運雜費500,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達(運雜費按照材料重量分配)。
材料采購業務核算的會計分錄題,麻煩各位好心人幫幫忙吧
1、,購入a材料200千克,每千克50元,運費40元,裝卸費16元,增值稅按賣價17%計算,用存款支付以上款項,材料未到。
2、材料采購業務,說明是計劃成本核算,后面題目是取得專票,說明是一般納稅人。
3、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760 貸:應付賬款 32760 用銀行存款1750元支付上述甲材料的運雜費。
4、(6)以現金支付購進丙材料的運雜費30元,丁材料的運雜費3元。借:材料采購33 貸:現金33 7)以銀行存款償還錢光明工廠35100元和躍華工廠58500元的夠了款。
5、結轉甲、乙兩種物資的采購成本。甲材料:20000+280 已材料:30000+420 按照合同規定預付供貨方物資款20000元,通過銀行辦理結算。
6、,登記本月應付職工工資,其中生產工人工資65000元,管理部門人員工資15000。借:生產成本65000 管理費用15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80000 3,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應由制作成本負擔的折舊費24000元,應由管理費用負擔的折舊費5000元。
關于會計方面采購存貨發生短缺的一道題
1、本題,是因為外購物資,尚未付貨款,已經掛賬:貸:應付賬款科目。因貨短缺,短缺的貨物從應付款中轉出至待損失處理,后查明是由于發貨方的原因少發了貨,應由供貨商補足。
2、D.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存貨采購過程中的合理損耗計入到存貨的成本;對于供貨單位和運輸單位應該承擔的部分計入其他應收款;非常原因造成的損失計入到營業外支出。
3、在驗收入庫時發現短缺,查明原因為供貨方少付造成的應通知供貨方確認。
4、一道會計題目,請幫我分析一下3 4 5題目 ABC A.原材料盤盈:存貨盤盈的處理。 企業發生存貨盤盈時,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急~!請幫我解決一道物資采購的會計題目~!謝謝~!
沒有具體說明采購費用如何分配,我就按價格分配了,也沒說什么時候付的款,采購費用誰付也沒說(我按自己付做了),稅的問題也沒說(我就不考慮了)!題楚的很不完整。
(10000+500+300)/(500-20)=25 總的成本費用/總公斤=單位成本 25X480=10800元 480為甲材料的實際公斤數。我是這么理解的。。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 (200*30.06) 6012 基本生產成本 (800*30.06)24048 管理費用 (100*30.06)3006 貸:原材料 33066 以上只是我個人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沒說明是甲材料還是乙材料?...因為題目本身存在很多問題,又因沒給出原題,不知究竟是什么錯.這里只能給出一般做法.本月購入的各種材料均已驗收入庫,結轉采購成本。
分析:你購買的材料未到應該在在途物資中列示。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