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錯報的分類
注冊會計師考試設有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有6門,分別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會計記錄的狀況和可靠性存在重大問題,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發表無保留意見;對管理層的誠信存在嚴重疑慮。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特別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期貨從業考試科目一共有3門,分別為期貨基礎知識、期貨法律法規以及是期貨投資分析。對于只想拿到期貨從業資格證書的考生,只要通過前面兩門科目就可以了。
...屬于注冊會計師在確定未更正錯報單獨或匯總起來是否重大時應當考慮...
1、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未更正錯報單獨或匯總起來是否重大。在確定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1)相對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以及財務報表整體而言,錯報的金額和性質以及錯報發生的特定環境(選項AB)。
2、(2)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 1251 號—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的規定,未更正錯報單獨或匯總起來是否構成重大錯報。(3)評價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選項 A)。
3、(3)考慮識別的風險是否重大。風險是否重大是指風險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
推斷總體錯報的三種方法
1、傳統變量抽樣包括均值法,差額法,比率法。均值法 定義:注冊會計師先計算樣本中所有項目審定金額的平均值,然后用這個樣本平均值乘以總體規模,得出總體金額的估計值。
2、在非統計抽樣中,根據樣本中發現的錯報金額推斷總體錯報金額的方法主要有:比率法和差異法。比率法,即用樣本中的錯報金額除以該樣本中包含的賬面金額占總體賬面總金額的比例。
3、傳統變量抽樣主要有三種方法:單位均值法 :通過樣本的單位平均值估計總體值的一種變量抽樣方法。差異估計法:通過樣本記錄值與審計值的差異來推斷總體記錄值與審計值差異,進而對總體記錄值做出評價的變量抽樣方法。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之重大錯報風險
1、僅實質性程序無法應對重大錯報風險 當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動化處理時,審計證據可能僅以電子形式存在,實質性程序中的檢查、計算、觀察等程序均難以實施,注冊會計師僅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難以獲取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可能性。
2、構造重大錯報風險因素集及其子集;構造重大錯報風險因素權重集;構造評語集;確定單因素評價矩陣;確定綜合模糊評價模型。
3、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是指實施程序的數量[次數],與審計證據的數量密切相關。但只有當審計程序的性質與風險相關時,擴大程序的范圍才是有效的。
4、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采取以下總體應對措施:對于重大錯報的概率和影響進行全面評估,明確概率大小和影響程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