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合同的預計負債確認
1、科目的確定(1)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此時,企業通常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再將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的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2、【答案】× 【解析】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有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如果預計虧損超過減值損失部分,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3、這個要分情況來看: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同時該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就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待執行合同指的是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義務或部分的履行了同等義務。
4、【錯誤】解析:企業因虧損合同確認的預計負債,應當按照退出該合同的最低凈成本進行計量。
5、是的,在未來有足夠應納稅所得額的情況下,虧損合同的預計負債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虧損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與虧損合同存在標的資產如何區別?
存在標的資產是指在簽訂合同時就已經存在合同規定的資產。
標的資產是期權持有人行使權利可買進或賣出的金融工具或商品。
(1)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此時,企業通常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再將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的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如果不存在標的資產,按違約金與合同預計損失孰低確認為預計負債;如果存在標的資產,先進行減值測試并提減值,如果虧損要超過已提的減值準備就要將超額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虧損合同按比例計算已執行嗎
1、科目的確定(1)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此時,企業通常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再將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的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
2、虧損合同存在標的資產與不存在標的資產的只看是否計提存貨減值準備,如果沒有標的物就直接計入預計負債。
3、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通常不確認預計負債;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規定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4、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會計準則或有事項規范的內容,但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的,應當作為會計準則或有事項規范的或有事項。
5、待執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或部分履行了同等義務的合同。
6、這不是叫做沖減產品成本。是將產品銷售后的實際虧損確認為損益,因此不能計入營業外支出,而是應該和對應的收入成本一同結轉。
虧損合同屬于或有負債嗎
1、【答案】:B 【解析】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或有事項,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屬于或有事項;或有事項確認預計負債的金額應是執行合同發生的損失和不執行合同支付的違約金中的較低者。
2、(2)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規定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如何判斷是否執行合同?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情況:要決定是執行合同還是不執行合同,就要比較二者的損失誰小。
3、虧損合同這一名詞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同時該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
4、待執行合同不屬于或有事項。但是,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的,應當作為或有事項。合同存在標的資產 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預計負債。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