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二十章知識點理解:暫時性差異
可抵扣暫時性 可抵扣暫時性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該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時會減少轉回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
暫時性差異是由稅收法規與會計準則確認時間或計稅基礎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有“時間性差異”和“其他差異”之分。
永久性差異”的概念 在某一會計期間,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由于計算口徑不同而形成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本期產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轉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稱為“永久性差異”。
開始會有差異,但是到最后還是一樣的。\x0d\x0a \x0d\x0a永久性差異:就拿國債來說,稅法上是不需要交稅的,但是會計上卻是要交,這就形成了差異,而且一直存在,不會像暫時性差異,形成的差異后來會抵消。
幫你記憶CPA會計常考知識:資產、負債計稅基礎
1、(一)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2、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是稅務會計中的重要概念,分別指資產和負債在稅務上的價值認定。它們的確定對于企業的稅務申報和核算具有重要意義。
3、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用公式表示為: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
CPA《會計》第十章負債知識點:可轉換公司債券
1、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2、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在轉換為股份前,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公司債券相同,即按照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確認利息費用,按面值和票面利率確認應付利息,差額作為利息調整進行攤銷。
3、金融會計:可轉債可能會被討論在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章節中,這些章節通常包括對于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公司財務報告:在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披露章節中,也有可能會包含有關可轉債的信息。
4、應付債券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債券的本金和利息。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將負債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分拆后形成的負債成份在本科目核算。
5、該公司規定,自發行日起算的一年后,債券持有者可將每張債券轉換為普通股250股,每股面值1元。
6、可轉換公司債券屬于混合工具,其既包含負債成份,也包含權益成份。初始確認時,需要將權益成份與負債成份分開處理:一,暫不考慮發行費用:1,計算負債成份的價值: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債券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資產負債表的錯報
1、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資產負債表的錯漏報匯總數為10萬元時是重要的。
2、注冊會計師在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后,應當運用職業判斷,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總體應對措施,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誤進行挽救。
3、盡管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可能向管理層和治理層提出調整建議,甚至在不違反獨立性的前提下為管理層編制財務報表提供某些咨詢或協助,但管理層仍然對編制財務報表承擔責任,并通過簽署財務報表確認這一責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