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內容
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內容: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會計基本準則包括的內容如下:(1) 財務會計報告目標。基本準則明確了我國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2) 會計基本假設。
基本準則:規范了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原 則、財務會計報告的總體要求等內容。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出臺時間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是2015年出臺.。政府會計的基本準則是用于規范政府會計目標、政府會計主體、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政府會計核算基礎,以及政府會計要素定義、確認和計量原則、列報要求等原則事項。
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8號公布《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及四項具體準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基本準則》及四項具體準則在規范存貨、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方面較現行制度規定有很多創新與變化。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是2017年1月1日實施的,為了規范政府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準則適用于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政府會計基本準則有哪些
1、第十二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將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統一納入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反映政府會計主體預算執行情況和財務狀況、運行情況、現金流量等。
2、“雙基礎”。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雙報告”。
3、基本會計準則:基本會計準則是地方政府會計標準的核心,包括會計核算、會計報告、會計監督等方面的規定。基本會計準則是地方政府會計工作的基礎,也是其他標準的基礎。
4、我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內容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資料擴展: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
5、政府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有:執勤標準原則、會計主體和分期核算原則、會計等式和核算方法原則、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原則、確權與確認原則。
6、我國政府會計標準體系由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和政府會計制度等組成。政府會計是指用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政府和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活動及其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的會計體系。
政府會計準則的制定依據是什么?
我國制定會計準則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財務會計實行權責發生制。第四條 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及其應用指南、政府會計制度等,應當由財政部遵循本準則制定。第五條 政府會計主體應當編制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是2017年1月1日實施的,為了規范政府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準則適用于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