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冊會計師《審計》知識點:審計風險
1、審計風險,是指是指當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時,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并不是指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風險,如因訴訟、負面宣傳或其他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事項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
2、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是指實施程序的數量[次數],與審計證據的數量密切相關。但只有當審計程序的性質與風險相關時,擴大程序的范圍才是有效的。
3、特別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在判斷特別風險時,注冊會計師不應考慮識別出的控制對相關風險的抵消效果。
4、檢查風險指注冊會計師通過預定的審計程度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上存在的某項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審計風險要素中唯一可以通過注冊會計師進行控制和管理的風險要素。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1、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包括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方面所應達到的行為標準。
2、注冊會計師應遵守的職業道德有誠信,獨立、客觀和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關注,保密和良好的職業行為。誠信 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所有的職業活動中保持正直、誠實守信。
3、注冊會計師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 注冊會計師應遵守的職業道德有很多,比如: 注冊會計師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4、一般性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如下:職業責任 注冊會計師應始終保持高度的職業責任心,忠誠于公眾利益,并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和規范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修正)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全國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是注冊會計師的地方組織。
為什么注冊會計師需要年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年修正)第三十七條:注冊會計師協會應當對注冊會計師的任職資格和執業情況進行年度檢查。
注冊會計師協會隸屬財政部的事業單位,屬于行政規章。注冊會計師轉所規定:第一條:規范注冊會計師轉所工作,保證注冊會計師正常、合理流動,維護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于1993年10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了一次。
注會證年檢并非單純的考試形式,而是需提交包括會費繳納、繼續教育、社保(離退休證書),以及反映注冊會計師處罰(刑事處罰、行政處罰和行業懲戒)情況的相關材料。
第一章:注冊會計師審計概論
1、第三節、注冊會計師審計與其他審計的關系 審計監督體系由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三部分組成。
2、注冊會計師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業制度,形成于英國股份制企業制度,發展和完善于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注冊會計師審計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3、(2)發生審計風險的原因如果是注冊會計師沒有嚴格遵守執業準則和應有的職業謹慎,就有審計失敗; (3)在被審計單位經營失敗時,注冊會計師往往被追究是否存在審計失敗。
4、檢查風險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檢查風險取決于審計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
5、(一)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基本知識(第1-6章)——識記 這部分包括審計概論、注冊會計師管理、職業道德、執業準則和法律責任。這六章的內容是作為一名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的基本知識。
注會會計目錄是什么
1、cpa《會計》科目目錄一共有30章。《會計》考查方式很多變,題目綜合性比較強,考生在備考的時候不能忽略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學過的知識點要做到融會貫通。
2、綜合階段為:職業能力綜合測試。中國注冊會計師分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階段考會計、審計、經濟法、稅法等科目,綜合階段要等專業階段考完才能報考,加入企業會計準則等知識。
3、CPA是注冊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縮寫,注冊會計師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等。考試方式:考試采用閉卷、計算機化考試(簡稱機考)方式。
4、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 考試劃分為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