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06)
1、(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確定的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原準則的名稱為《企業會計準則投資》,新準則名稱為《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3、(一) 母公司購買子公司少數股權所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四條的規定確定其投資成本。
4、世界范圍內要求對金融工具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謀求與國際會計準則的進一步趨同,財政部于2006年制定和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主要規范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5、需要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八條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當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6、根據新發布的企業會計具體準則,長期股權投資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予以規范,新投資準則未予規范的投資,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2006)
1、第一條 為了規范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2、這種情況下不能合并報表。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2006)》財會[2006]3號 第六條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3、國有企業和一般公司制企業一樣,合并財務報表的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 《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加以確定。
4、《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第二章第六條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加以確定。控制是指一個企業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
5、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第二章第六條至第十條相關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6、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的方法如下: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第二章第六條規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加以確定。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1、會計基本準則包括的內容如下:(1) 財務會計報告目標。基本準則明確了我國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2) 會計基本假設。
2、企業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3、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并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4、具體準則是在基本準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
2006年發布了多少項企業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特點有哪些?
1、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
2、較之舊會計準則而言,新會計準則對于利潤產生影響的變化項目主要包括:債務重組、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資產減值準備、開發費用資本化、報表合并范圍等項目。
3、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涵蓋了各類企業各項經濟交易,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充分趨同,是我國會計核算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4、年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是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結果,當然,這種“趨同”并不是“完全的趨同”,而是一種“實質性趨同”。
5、針對借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問題,新資產減值準則明確,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得轉回,這也是新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06修訂)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三條 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具體準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準則。第四條 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主要內容 基本準則明確了我國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