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會計第二十六章知識點:稀釋每股收益
如果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則說明該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稀釋作用,應當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的計算中。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知識點:每股收益(綜合) 對于虧損企業,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假設行權一般不影響凈虧損,但增加普通股股數,從而導致每股虧損金額的減少,實際上產生了反稀釋作用,所以選項C不正確。
第二步:識別履約義務。第三步:確定交易價格。第四步: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合同中各項履約義務。第五步:在企業履行履約義務的某一時點(或某一時段)確認收入。
配股、送股會使總股本增加,每股收益當然會被稀釋。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知識點:會計估計變更披露。 《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會計估計變更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會計估計變更的內容和原因。
注冊會計師:《財務管理》科目,基本每股收益的知識點分析
1、(一)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又稱為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企業應當按照普通股的當期凈利潤和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出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并報表的,那么應該按照合并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2、CPA《財務成本管理》考點介紹財管這門考試科目主要包括3個部分內容:管理會計篇、成本計算篇、財務管理篇。第1-11章節,主要是財務管理的知識點;第12-15章,主要是成本計算的篇幅;第16-21章節,主要是管理會計篇的內容。
3、中級會計《財務管理》知識點:資本結構優化 每股收益分析法 方法原理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是利用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進行的。所謂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息稅前利潤水平(也可以用銷售收入水平表示)。
4、幾乎占到總分值的一半;重復考點較多,每年的試題中總會出現一些往年考核過的知識點,歷年試題參考價值大;公式較多,需要靈活掌握并熟練運用到題目中。
5、本章主要講了個八問題: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計算;邊際資金成本的計算;經營杠桿的計算;財務杠桿的計算;復合杠桿的計算;資本結構理論;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的運用;比較資金成本法的運用。
注冊會計師各科重難點有哪些?附應試技巧
考試內容眾所周知,注冊會計師考試采取的是6+1模式考試機制,專業階段共分為了六個科目,分別是會計、審計、經濟法、戰略、稅法、財管;而綜合階段主要分為了試卷一和試卷二。
注會考試難度是非常大的。近些年來注冊會計師的考試通過率在10%—20%,主要難在以下幾點:考試科目較多注會考試專業階段一共六門考試科目,分別是會計、審計、稅法、財管、經濟法和戰略。
考點相對獨立,理解+背誦;戰略:綜合性強,涉及領域廣理解+背誦;經濟法:法條多,零碎,重在理解記憶,理解+背誦。
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常用公式
例如,借款人對實物投資回報率預期為10%,扣除各種風險溢價6%,則他們借入資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為4%。如果預期回報率下降為8%,扣除各種風險溢價6%,則他們借入資金愿意支付的利息上限為2%。
即增發新股),那么有:可持續增長率=本期收益留存/(期末權益-本期收益留存)。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 基于傳統報表:【提示】該公式適用于任何情況,不受是否發行新股(回購股票)的限制。
投資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是部門的稅前凈利潤除以該部門所擁有的資產額。其計算公式為:投資報酬率=稅前利潤/該部門擁有的資產額 投資報酬率是根據現有的會計資料計算的,比較客觀,可用于部門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
股利增長模型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長率遞增,則股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為:rs=D1/P0+g 采用股利增長模型的關鍵在于估計股利長期的平均增長率g。
在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的復習中,對企業的總杠桿系數的學習主要是結合定義公式理解含義,再就是記住并能運用其公式計算和答題。
注會《財管》必須掌握的114個公式
1、X1-(營運資金/資產總額)×100;X2-(留存收益/資產總額)×100;X3-(息稅前利潤。
2、以債券為例,市場利率的決定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票面利率=無風險真實利率+通貨膨脹溢價+違約風險溢價+流動性溢價+期限風險溢價 (1)無風險真實利率 無風險真實利率是指無風險證券在預期通貨膨脹為零時的利率。
3、(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增長,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4、公式的符號只是表象,真正符號的內容才是關鍵,所以要結合習題去操作。理論聯系實際要結合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來進行理解公式,理論結合實際。不要死記硬背,要多應用多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并知道如何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