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會計》第十二章收入知識點:特殊銷售
1、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按照長期應收款的現值一次性在銷售當期確認收入。稅法按照合同規定的收款額確認收入,期中相當于利息收入的部分按照混合銷售一并作為商品銷售收入核算。
2、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分別計算應納稅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征收。
3、原來的科目是老的會計制度,現在的教材按新的會計準則編的,所以當然會有改動。
4、CPA《會計》教材知識點梳理會計教材分為五部分:會計基礎理論、基礎會計要素、特殊會計事項、財務報表、政府會計。每部分內容差異很大,且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關聯程度。
5、如果是零售企業,一般來說都說的是含稅收入,如果是生產企業批發等,一般來說講的是不含稅收入 運費都是不含稅的,所以在計算扣除是按照票面的7%作為進項稅抵扣。
6、cpa《會計》科目目錄一共有30章。《會計》考查方式很多變,題目綜合性比較強,考生在備考的時候不能忽略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學過的知識點要做到融會貫通。
注會審計: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
1、查明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條件、方法,注意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前后期是否一致;關注周期性、偶然性的收入是否符合既定的收入確認原則、方法。
2、主營業務收入確認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1)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的銷售業務,應檢查發出商品辦妥托收手續時,是否全部確認為營業收入。按會計制度規定,此種情況應及時確認營業收入的實現。
3、.取得或編制主營業務收入項目明細表,復核加計正確,并與報表數、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相符。2.查明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原則、方法,注意其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規定的收入實現條件,前后期是否一致。
4、索取產品出庫存根、銷售發票副本和各種收入明細賬,相互核對,檢查有無混淆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營業外收入的界限的現象。
注會會計: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如果企業用外購的商品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則“應付職工薪酬”按照外購商品的公允價值計量。
第一條 為了規范職工薪酬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
(一)確認應付職工薪酬的處理 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將應確認的職工薪酬(包括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福利)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為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付職工薪酬 (5)實際支福利時 借:應職工薪酬 貸:設定受益計劃資產 (6)重新計量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離職后福利 貸:其他綜合收益 第一步:確定設定受益義務現值和當期服務成本(兩次折現的思想)。
會計準則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
1、新收入準則下收入確認的原則及新增設的會計科目有哪些?
年新會計準則下收入確認原則如下: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確定交易價格;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履行各單項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
新準則增設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新收入準則實施后,新增了8個會計科目,分別是:合同資產、合同資產減值準備、合同負債、合同履行成本、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取得成本減值準備、應收回款成本。很多人不清楚這八個新科目的核算內容。
新收入準則新增科目:合同資產。(一)科目解釋:本科目核算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擁有的是有條件的收款權力)本科目應按合同進行明細核算。(二)賬務處理。合同資產減值準備。
新會計準則2021會計科目有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三個項目。新會計準則意味著新政策以后披露的財務報表要拆分成這三個科目披露。
幫你記憶CPA會計常考知識:資產、負債計稅基礎
1、(一)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2、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用公式表示為: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
3、資產計稅基礎 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于稅前列支的金額。
4、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多數負債的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如短期借款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計稅基礎=賬面價值100-0(不可以抵扣)=100萬元。
5、會計上對于預計負債,按照最佳估計數確認,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者當期損益。按膽稅法規定,與預計負債相關的費用多在實際發生時稅前扣除,該類負債的計稅基礎為0,形成會計上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暫時性差異。
2020年注冊會計師《會計》知識點:會計要素
1、第一章 總論 【知識點】會計要素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會計要素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會計六要素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資產隨處可見,比如房屋、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倉庫里的貨物等。
3、如果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包括在利潤表中,則本年的利潤就由本年的經營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得來,這不能正確評價本年度的經營成果,因此,在利潤表中必須去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
4、(1)公共會計:主要是指執行會計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受工商企業等當事人的委托,對該單位的會計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進行檢查。
5、CPA《會計》教材知識點梳理會計教材分為五部分:會計基礎理論、基礎會計要素、特殊會計事項、財務報表、政府會計。每部分內容差異很大,且相互之間有一定的關聯程度。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