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會計: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并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并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之和。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處理 ①購買日的確定:購買日是購買方獲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即企業合并交易進行過程中,發生控制權轉移的日期。同時滿足了以下條件時,一般可認為實現了控制權的轉移,形成購買日。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購買方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分別根據準則確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并比較兩者之間的大小。
假如是以固定資產,庫存商品為對價取得對方控制權。借: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貸:固定資產。借:長期股權投資,貸:固定資產清理,營業外收入(差額),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當母公司以非賬面價值購買子公司部分股份時,少數股東權益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以公允價值計價還是以賬面價值計價,取決于合并報表編制所采用的理論。
誠心求教:注會會計中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內涵的理解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指的是二者在合并之前不受相同的關聯方控制,即二者不屬于同一個集團內部。
2、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因為是集團內部的合并,所以強調的是一個賬面價值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內部交易。從集團的角度理解,集團內部的企業合并并沒有增加集團的總體價值,那么資產、負債強調一個賬面價值是符合集團會計處理精神的。
3、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是暫時性的。(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一般發生于企業集團內部,如集團內母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
關于注會教材上的一道題目
1、(一)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處理原則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參與合并的一方購買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處理原則是購買法。購買法是將企業合并視為一家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凈資產的行為,應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賬務處理。
2、題目中每年的利息是59元(按票面1250*72%計算所得)換算成現在的金額就是票面利息的現值,到了第5年本金1250元也要換算成“現值”哦。
3、000萬元只是取得時的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2500萬元才是賬面價值,其中500計入了其他綜合收益。
對于吸收合并,合并方對合并商譽的下列賬務處理方法當中,符合我國現行...
我都系今年上半年先考左,我覺得與其博簡答題又五知會出邊題不如你把練習題的填空,單選,多選,判斷睇熟,過關的機會比較大。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會計處理: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凈資產分為資產和負債進行會計核算,其入賬價值為被合并方的原賬面價值。
這些合并在母公司控制下,實現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通過企業合并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凈資產,合并后被合并方被注銷法人資格,被合并方原持有的資產、負債在合并后成為合并方的資產、負債。
對負商譽沒有采用遞延收益的方式分期計入損益,而是在合并當期一次性計入損益。
2020注冊會計師《會計》高頻考點:商譽減值
控股合并方式下的減值;控股合并下,商譽是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而且,如果是非全資子公司,并財務報表中的商譽僅僅是大股東 的(即母公司的) , 這個與吸收合并不同,其他處理同吸收合并。
商譽減值(GoodwillImpairment)是指企業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譽價值由于各種原因而減少的現象。商譽是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購買價格超過被收購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
(1)首先要對于不含有商譽的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如果資產組發生價值了,那么商譽整體確認減值,把計算出來的減值確認為資產組的減值。如果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沒有發生減值的,需要進入第二步。
另外,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不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應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