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注會越來越簡單
1、其次,在審計科目的考試剛剛結束以后,我們就分析過題目簡單,可能就會出現調分的現象,導致最后的成績可能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所以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可掉以輕心,遇上調分簡單的優勢就不復存在。
2、注會的稅法相對審計還是簡單點兒的。它有個記憶的規律就是所有的稅種都是:稅種的概念,內容,包括的分類,應納稅額,稅率。如何計算。你把這些稅種分清,在腦子里有個分支網絡就容易多了。
3、總體觀之,CPA的考試難度呈上升趨勢。注會考試的難度眾所周知,以及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低通過率,是千千萬萬個考生忐忑不已的問題,更是有許多人因為這些數據打了退堂鼓,與注會證書失之交臂。
4、各科目通過率較低。考試通過率高意味著考試簡單,通過率低意味著考試難度大。
2020年注冊會計師《稅法》知識點:應納稅額的計算
1、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無論新項目還是老項目),都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預繳稅款:小規模納稅人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應在收到預收款時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2、從價定率計算。在從價定率計算方法下,應納消費稅額等于銷售額乘以適用稅率。基本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比例稅率 從量定額計算。
3、發生主營業務成本2600萬元,發生銷售費用770萬元(其中廣告費650萬元),管理費用480萬元(其中新產品技術開發費用40萬元),財務費用60萬元,營業稅金160萬元(含增值稅120萬元), 用直接法和間接法計算該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注會2016年的會計計算分析題的第一題為什么不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1、如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于合并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按照所得稅會計準則的規定,不確認有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2、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或者小于計稅基礎產生的暫時性差異,如果是擬長期持有的情況下,也是不確認遞延所得稅的。
3、長期股權投資不確認遞延所得稅主要是因為如果現在確認,這個長期股權投資又是長期持有的,所以未來期間是不會轉回的,所以不能確認。
4、原因:因為它在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5、由于無形資產確認時不影響利潤和應交所得稅,所以如果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則對應科目就不應當是所得稅費用。
求問注會所得稅費用稅率變化的計算!!
1、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因此實現營業利潤800000元,利潤總額=800 000-50 000=750000,所得稅費用為750000*25%=187500元。
2、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方式是: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所得稅費用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稅率。
3、公式如下: 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本期應納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期末余額×變動后的所得稅稅率-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期初余額。(首選) 而當期應交所得稅應按照當期的稅率計算。
4、所得稅費用有兩種計算方法: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
5、適用稅率的確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估計相關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時間,采用轉回期間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無論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如何,遞延所得稅資產均不予折現。
6、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具體如下: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加減永久性差異)乘所得稅稅率。
cpa審計科目有多難?
注冊會計師審計難。一般來說,在注冊會計師所有考試科目中,《審計》科目是難度第二大的,難度最高的科目是《會計》。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很難考,很多人認為《審計》和《會計》是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最難的兩門,從歷年的通過率來看,也確實如此,《審計》的通過率一般都不到20%。可見考試難度之大。
cpa審計難度較大。注會《審計》教材中的語言專業性較強,考生理解起來較為吃力,多數考生都覺得這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學習難度較大。
cpa考試科目難易程度如下:《會計》難度:五顆星。會計這科主要是需要大家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它可以成為是注會的入門基礎,學好會計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能夠起到輔助作用。《審計》難度:四顆星。
審計考試是CPA考試四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對財務報表的審計、控制、運作以及其他審核和測試的知識水平。
CPA審計相對是比較難的,對于初次接觸《審計》的同學,可以先聽一些課程,了解審計的工作原理和邏輯,結合教材和輔導資料去構建起《審計》的知識體系,并完成各章的同步練習題,培養解題思路。
注冊會計師《稅法》真題回憶版
1、選項B,環境保護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選項D,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環境保護稅法》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污染物監測管理。
2、【參考解析】本題考核“個人所得稅的專項附加扣除”知識點。
3、計算題(本題型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復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在答題卷上解答在試卷上無效。
4、(5)乙企業從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購進廢舊物資,取得普通發票,支付價款10萬元,支付給丙企業運費1萬元,并取得2007年3月1日開具的舊版貨運發票。 (6)甲企業銷售使用過的一臺設備,取得銷售收入28萬元,該設備原值25萬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