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補助收入的賬務處理
按規定上繳財政補助結余時所做的會計賬務處理應為借記財政補助結余,貸記財政應返回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事業單位設置“財政補助結轉”科目,核算滾存的財政補助結轉資金。
財政撥款,包括企業研發補貼、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財政貼息,包括給予中小企業或高新技術企業的貼息貸款等。
收到政府補助時,先放于遞延收益科目,其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購進固定資產時:借:固定資產貸:銀行存款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每年折舊(或無形資產攤銷)時,按照折舊(攤銷)年限每年確認遞延收益。
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怎么做
1、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企業以發生費用 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長期資產(如購買固定資產) 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
2、政府補貼可以理解為政府向企業提供的財政補貼,具有專項性。
3、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收到稅費返還或者財政補貼款時,應將補貼收入計入什么科目核算?如何做會計分錄?補貼收入通過什么科目核算?新會計準則下,補貼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收入。
4、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我國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通常采用收益法和凈額法進行核算,收益法是將政府補助全額確認為收益,凈額法是將政府補助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所補償費用的扣減。
5、注意:增值稅出頭退稅不屬于政府補助。直接免征、增加計稅抵扣額、抵免部分稅額等,不適用政府補助準則。
政府補貼收入的賬務處理
政府補貼的賬務處理如下:政府補貼是指政府為了支持特定行業或企業,給予的財政資金補貼。對于企業而言,政府補貼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收入,需要正確地進行賬務處理。
企業收到與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貼,計入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核算,其賬務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
政府補助主要有財政貼息、研究開發補貼、政策性補貼。
遞延收益貸:管理費用如果政府補助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企業取得政府補助如何做會計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規定,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法律分析:收到政府補貼賬務處理分為不同的情況。如果收到的補貼是用于和資產有關的,則計入遞延收益項目,按照資產使用的年限每年對其進行確認,要寫明收到時的數額,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
補貼收入計入什么科目?附會計分錄
企業收到補貼收入然后進行結轉時,應當通過“遞延收益”相關二級科目以及“營業外收入”科目等相關二級科目進行核算。
政府補貼計入到其他收益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收益科目用以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不宜確認收入或沖減成本費用的政府補助,屬于損益類科目。
收到政府補貼款,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款 政府的補貼收入,主要是按規定應收取的政策性虧損補貼和其他補貼,一般作為企業的非正常利潤處理。
企業收到穩崗補貼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科目核算,其相關會計分錄如下:企業收到社保局劃撥的穩崗補貼款時: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穩崗補貼。
財政補貼收入要交稅嗎
1、政府補貼收入不要交增值稅。地方財政給企業的補貼不征收增值稅。
2、政府補助如果符合以下相關條件是不用繳稅的,除此之外是要繳稅的。
3、不征收個人所得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規定,個人取得的財政補助資金收入不屬于個人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