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為什么需要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
1、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審計計劃前,要先進行風險評估,以初步確定報表層次及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了解評價是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
2、(1)注冊會計師進行符合性測試是為了審查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據以確定對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影響。
3、因為注冊會計師審計是非常繁雜的事情。所以先測試內控,如果內部控制設計合理、運行有效,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從而在較低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可以投入較少的審計資源,將審計資源大量投入到高重大錯報風險領域。
4、注冊會計師內部控制是被審計單位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與執行的政策及程序。
5、第十五條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雖然大部分與審計相關的控制可能與財務報告相關,但并非所有與財務報告相關的控制都與審計相關。確定一項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與審計相關,需要注冊會計師作出職業判斷。
注冊會計師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時通常不采用的審計程序是
1、【答案】:D 實質性分析程序屬于進一步審計程序中的實質性程序,不屬于風險評估程序中用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所實施的程序。
2、注冊會計師在測試內部控制時不適合采用分析程序,因為分析程序是通過分析不同財 務數據之間以及財務信息做出評價,而注冊會計師在控制測試時不存在預期數據關系。
3、【答案】:A,B,D 重新執行用于控制測試,并不是用于了解內部控制,因此選項A、B、D是恰當的。
4、選項B,針對特別風險,應當了解與該風險相關的控制,即只要相關內部控制存在,了解內部控制就是必須的審計程序;選項C,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的是所有與財務報告“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并非被審計單位所有的內部控制。
5、注冊會計師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后,可能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可審計性產生懷疑。
6、C.是否采用激進的會計政策、方法、估計和判斷 D.被審計單位與競爭對手的業績比較 以下關于注冊會計師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為什么注冊會計師執行財務會計報表審計業務時要進行內部控制
注冊會計師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效益,并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和評價的內部控制只是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并非被審計單位所有的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原因,是因為可以據了解的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內部控制是否有效。
有一種例外情況,如果與經營效率及效果和合規性目標相關的控制與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時評價或使用的數據相關,則這些控制也可能與審計相關,但這些控制可能與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無直接關系,如預算控制等。
在會計報表審計中,評價內部控制的強弱不是注冊會計師的真正目的,而是把內部控制作為一種審計的工具,來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詳細程度。
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審計計劃前,要先進行風險評估,以初步確定報表層次及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了解評價是風險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
現代審計是以測試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首先要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在內部控制審計中應對舞弊風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1、【答案】:B 如果在內部控制審計中識別出旨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舞弊的控制存在缺陷,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規定,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制定重大錯報風險的應對方案時考慮這些缺陷,選項B錯誤。
2、由于審計的固有風險,注冊會計師不能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絕對保證。
3、【答案】:B選項 B 錯誤,如果識別出舞弊或懷疑存在舞弊,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是否有責任向被審計單位以外的適當機構報告。
4、選項A錯誤,如果注冊會計師認為收入確認存在舞弊風險的假定不適用于業務的具體情況,從而未將收入確認作為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領域,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得出該結論的理由。
5、A 選項 A 錯誤,由于審計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冊會計師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恰當計劃和執行了審計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大錯報未被發現的風險,因此注冊會計師不能對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絕對保證。
6、【答案】:C 選項C錯誤,如果在完成審計工作后發現舞弊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特別是串通舞弊或偽造文件或記錄導致的重大錯報,并不必然表明注冊會計師沒有遵守審計準則。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