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報表怎么做?
1、合并報表的編制方法: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編制合并工作底稿、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計算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填列合并財務報表。
2、合并報表制作方法如下:合并報表要有四項:本期銷售額抵銷:借:主營業務收入(本期銷售額=購貨方不含稅購貨金額)。貸:主營業務成本。本期購進但本期未銷出的部分,屬于本期未實現利潤,予以抵銷。
3、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設置公司底稿將母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內的子公司個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各項目的數據合并至工作底稿中。
4、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
5、編制合并報表的程序一般包括:檢查并調整母、子公司會計報表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和遺漏。抵消企業集團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抵消子公司因實現凈利潤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積。
6、①初次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的抵銷處理,借:應付賬款,貸:應收賬款,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貸:資產減值損失,②連續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的抵銷處理。
注會中關于合并財務報表的問題
1、控制關系,持有子公司股權,長期投資,共同目標。合并財務報表要求股權投資是長期投資,意味著母公司預期持有子公司股權的期望期限在一年或更長時間內。合并財務報表的四個條件對于公司的財務報告和財務決策具有重要的影響。
2、合并財務報表,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為一報告主體,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單獨編制的個別報表為基礎,由母公司編制的綜合反映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3、第一條 為了規范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4、(一)個別會計報表的調整 我國現行《合并準則》規定: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5、可以多學習幾遍。注會合并財務報表學了四遍還是不會是可以多學習幾遍的。合并財務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報表。
6、”,只要達到這三個標準就要納入合并范圍。問題2,合并報表并不是簡單的報表數據相加,也不是加上被合并方的報表數乘以持股比例。如果達到合并標準,被合并方的報表在進行調整后全額納入合并方報表。
注會《會計》第二十四章知識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
合并方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間發生的交易,應作為內部交易進行抵消。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應當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分以下幾個步驟:(1)所有者權益合并。這是權益結合法會計處理的關鍵。應借記長期投資(被并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貸記股本(股票面值)、資本公積、留存利潤等賬戶。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實際取得對被合并方控制權的日期。《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規定,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核算,是按照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兩種方式分別進行核算。
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與企業收益無關。其所有權屬于投資者,并且投資者投入金額超過了法定資本部分才會有資本公積。
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合并。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因為是集團內部的合并,所以強調的是一個賬面價值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內部交易。
合并報表在注會哪本書
第二十六章企業合并,第二十七章合并財務報表,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第二十九章公允價值計量,第三十章政府及民間非營利組織會。
cpa《會計》科目目錄一共有30章。《會計》考查方式很多變,題目綜合性比較強,考生在備考的時候不能忽略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學過的知識點要做到融會貫通。
在CPA考試中,《會計》相對來說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并且存在一定難度的科目,根據歷年考情,《會計》科目考點變動不大,下面深空網整理了教材各重要章節內容,助力大家提高備考效率。
注會共有六門科目,分別是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其中,合并報表在注會中的會計、審計里面有所涉及,剩余的其他四門基本未涉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