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相關會計處理如何做
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退回,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會計處理:(1)初始確認時沖減相關資產成本的,應當調整資產賬面價值。(2)存在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余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收到政府專項補貼時,可設置遞延收益科目進行相關的會計核算。
政府補助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總額法和凈額法。總額法是在確認政府補助時,將其全額一次或分次確認為收益,而不是作為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或者成本費用等的扣減。
①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應當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后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政府扶持資金進什么會計科目
1、政府補貼計入到其他收益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收益科目用以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不宜確認收入或沖減成本費用的政府補助,屬于損益類科目。
2、財政局的補助款新會計制度中,有其他業務收入-財政補貼科目。若是專款專用的,可以暫記其他應付款。為核算上級財政部門撥來的補助款,設置補助收入科目。
3、項目扶持資金是一種專項資金,可以計入“專項應付款”科目,如果記入該科目,就不涉及營業稅和所得稅繳納問題。
4、會計上應當作為負債處理,計入其他應付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企業取得其他財政性資金,會計上作為損益處理,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5、在新會計準則下,這個應做為“政府補助”,于實際收到時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科目。
6、記入“補貼收入”或“營業外支出”中。政府扶持基金是一種專項基金,可列入“專項應付款” 稅目,如記此稅目,不涉及營業稅和所得稅付款問題。
政府補貼計入什么會計科目?附會計分錄
1、政府補貼計入到其他收益科目進行核算,其他收益科目用以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不宜確認收入或沖減成本費用的政府補助,屬于損益類科目。
2、一般分為用于補貼商品銷售額、補貼資產、與日常活動無關以及與日常活動有關四種情況,以下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政府補貼的賬務處理。
3、總額法:應當計入其他收益或營業外收入。凈額法:應當沖減相關成本費用或營業外支出。如何做政府補助的會計分錄 收到政府補助,根據政府補助的用途置于不同的科目。
4、財政局的補助款新會計制度中,有其他業務收入-財政補貼科目。若是專款專用的,可以暫記其他應付款。為核算上級財政部門撥來的補助款,設置補助收入科目。
5、政府補貼資金是一種專項資金,可以計入“專項應付款”科目,如果記入該科目,就不涉及營業稅和所得稅繳納問題。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會計分錄是什么?
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企業以發生費用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借:銀行存款;貸;營業外收入;收到的政府補助用于長期資產(如購買固定資產)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
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按期分攤:借:遞延收益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是什么?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企業收到財政補助資金一般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
我國政府補助,一般采取收益法和凈額法進行會計核算,涉及的會計科目一般是遞延收益、其他收益。
《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第十一條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照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
政府補助的會計分錄的具體做法如下: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發生期間計入損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