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會計賬務處理
免抵退稅額的會計分錄:出口貨物免稅,反映在賬務處理上是出口銷售時,無需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免抵退會計賬務處理是,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法律主觀:根據“免、抵、退”稅政策規定,按納稅申報計算出生產企業當月的應免抵稅額、應退稅額以及留抵稅額的幾種情況的賬務處理。
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怎么做賬務處理?
1、生產企業發生國外運費、保險、傭金費用支出時,按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之差分攤計算,并沖減“不得抵扣稅額”,用紅字貸記“進項稅額轉出”,同時紅字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2、會計上,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也相應有三種處理辦法。應納稅額為正數,即免抵后仍應繳納增值稅,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
3、法律主觀:根據“免、抵、退”稅政策規定,按納稅申報計算出生產企業當月的應免抵稅額、應退稅額以及留抵稅額的幾種情況的賬務處理。
4、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計算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
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實行免抵退政策的賬務處理有
1、賬務如何處理? 對生產企業自營或委托出口的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對出口貨物本道環節免征 增值稅 ,對出口貨物所采購的原材料、包裝物等所含的增值稅允許抵減其內銷貨物的應繳稅款,對未抵減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稅。
2、免、抵、退”稅額時,可退稅額為留抵稅額,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留抵稅額。此時,賬務處理如下:借:應收補貼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下面就來簡單了解一下 (1)出口貨物免稅,可以在賬務處理上是出口銷售時反映出來,而不需要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根據現行稅法規定,我國對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的增值稅一律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貨物出口并確認收入時,一般根據出口銷售額做相應的賬務處理。
5、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如下:“免、抵、退”稅政策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和視同自產貨物及對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列名生產企業出口非自產貨物,免征增值稅,相應的進項稅額抵減增值稅應納增值稅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