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2-24)
【答案】D。解析:應納的企業所得稅=(82-53)25%=25(萬元)。故D項符合題意。【答案】C。解析: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故C項符合題意。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搭配 會計+經濟法。會計作為基礎科目,內容多更注重理解和計算,經濟法偏向文科科目,更注重理解和記憶,計算和記憶匹配,難度合理,經濟法可以實施突擊策略,考生可以更好的分配平時學習的時間。
建行又來短信給專項分期額度了,這個額度怎么使用去找銀行的信貸經理,審核通過就可以用的。前后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只要身份證和工資流水就可以辦理。
注冊會計師《稅法》真題回憶版
選項B,環境保護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選項D,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環境保護稅法》和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污染物監測管理。
【參考解析】本題考核“個人所得稅的專項附加扣除”知識點。
計算題(本題型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每步驟運算復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在答題卷上解答在試卷上無效。
納稅人稅收遵從、稅務機關服務意識、企業納稅事項、稅務機關征稅管理等與稅法執行相關法規及判斷;10.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職業道德守則,包括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為政府和納稅人服務的職業道德。
(5)乙企業從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購進廢舊物資,取得普通發票,支付價款10萬元,支付給丙企業運費1萬元,并取得2007年3月1日開具的舊版貨運發票。 (6)甲企業銷售使用過的一臺設備,取得銷售收入28萬元,該設備原值25萬元。
多項選擇題 依據出口退(免)稅政策,一般情況下,應按免、抵、退方法計算退稅的有( )。
《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12-21)
1、《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2019年8月我國某作家出版一部短篇小說,取得稿酬30000元。該作家上述稿酬所得被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元。
2、【單選題】某自然人甲出租個人商用房,2019年5月1日取得當月含稅房租12萬元。則甲應當繳納的增值稅是( )萬元。
3、年注冊會計師稅法備考方法2023年備考注會的《稅法》科目,考生需要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了解《稅法》的考試內容有哪些,建立知識框架將有聯系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方便自己進行學習和理解。
4、《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下列有關稅法概念的表述正確的是( )。
5、《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按負擔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所得來源地的是( )。
6、【答案】D。解析:應納的企業所得稅=(82-53)25%=25(萬元)。故D項符合題意。【答案】C。解析: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故C項符合題意。
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試題及答案解析(四)
D、噸稅執照期滿后24小時內上下客貨的船舶 【答案】B 【解析】選項A、C為減半征收噸稅的船舶,選項D為24小時內不上下客貨的船舶免稅。
【答案】ABCD。解析:百貨商場是一般納稅人,應該在計算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的基礎上最后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
解析:企業所得稅的不征稅收入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入。【答案】C。解析:選項ABD都屬于企業所得稅的免稅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征稅。
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匯總(回憶版)單選題下列與稿酬相關的個人所得稅,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BC。解析: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的有:(1)綜合所得;(2)經營所得。故B、C項符合題意。【答案】C。
某高級工程師2013年7月從A國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0000元,該收入在A國已納個人所得稅3000元;同時從A國取得擔保收入1400元,該收入在A國已納個人所得稅300元。該月從B國取得發表論文的所得3000元,已納個人所得稅280元。
202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練習題(1)
1、【單選題】某自然人甲出租個人商用房,2019年5月1日取得當月含稅房租12萬元。則甲應當繳納的增值稅是( )萬元。
2、《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2019年8月我國某作家出版一部短篇小說,取得稿酬30000元。該作家上述稿酬所得被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元。
3、《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按負擔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所得來源地的是( )。
4、《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稅法具有義務性法規的這一特點是由稅收的( )特點所決定的。
5、《稅法》每日一練-2021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某地板廠提供2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業加工素板,收回時向乙企業支付不含增值稅的加工費2萬元,乙企業已代收代繳消費稅(乙企業無同類素板銷售價格)。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