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會計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約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問題。最近我國人才調查報告:我國中低層財務人才過剩,但是高尖端信息技術與會計相結合的專業人才是屬于比較缺乏,供不應求。
2、缺少專業人才且管理人員重視程度不夠 許多財務管理人員堅持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甚至認為財務會計信息只是人們追求信息趨勢的產物,這種趨勢很快就會被淘汰,人們最終會回歸到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中去。
3、信息化會計理論研究滯后是制約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又一重要的方面。會計理論很少考慮計算機及網絡進入會計領域所引起的變化,嚴重制約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進程。例如,會計假設作為傳統會計建立的基石,主要劃定會計核算的時空范圍。
4、引言 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備受關注,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是會計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對于更好地服務于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5、第一,對所有企業而言,會計信息都是內部機密,因此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要保障其不會被破壞、丟失或者泄露。現實中因以上原因造成會計信息出現問題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會計信息化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1、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經歷:萌芽階段、緩慢發展階段、有計劃有組織發展階段、業務會計一體化階段、內外一體化階段、成熟階段等六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屬于會計核算的信息化階段,簡稱會計電算化階段。
2、會計信息化發展經歷的階段:古代會計發展階段:文明古國,如中國、巴比倫、埃及、印度與希臘都曾留下了對會計活動的記載。當時的會計基本上只是些簡單的記錄,復式記賬也還未出現,是會計的雛形。
3、這個系統經歷的階段如下:手工會計階段:在手工會計階段,會計信息主要采用記錄、匯總、報告等手工操作方式,會計信息手動輸入、手動處理、手動存儲,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手工計算和記錄,成本較高,效率較低。
4、會計核算電算化 初級階段,主要是運用計算機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會計核算業務。
5、【答案】:A,B,D 企業會計信息化的三個階段是會計核算信息化、財務管理信息化和決策支持信息化。
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會計信息化發展經歷的階段:古代會計發展階段:文明古國,如中國、巴比倫、埃及、印度與希臘都曾留下了對會計活動的記載。當時的會計基本上只是些簡單的記錄,復式記賬也還未出現,是會計的雛形。
第一階段,1953-1965年。電子數據處理(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階段。主要是用計算機幫助進行會計數據的計算,數據不能獨立,是相應程序的一部分。第二階段,1965-1970年。
其發展經歷了3個過程:手工會計信息系統階段、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階段和ERP會計信息系統階段。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緩慢發展階段(1983年以前)這個階段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少數企事業單位單項會計業務的電算化,計算機技術應用會計領域的范圍十分狹窄,涉及的業務十分單一,最普遍的是工資核算的電算化。
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會計信息化是信息社會的產物,也是未來會計的發展方向。它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
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行電子政務、完善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提高國民經濟信息應用能力等。
會計信息化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會計思想與觀念,是傳統的會計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相結合的產物,是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推進中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它是網絡環境下企業領導者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時也很方便快捷。會計工作信息化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解決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孤島”現象,提高會計管理決策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