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專講:長期股權投資—增加投資(成本轉權益)
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可能因持股比例下降或上升而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或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
重點是權益法后續計量的處理: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和應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分額兩者的較高者入賬。
(二)權益法轉成本法 因追加投資原因導致原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投資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應該按相關規定處理。
權益法轉為成本法 (1)應當按照原持有的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加上新增投資成本之和,作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別形成該轉換的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合并會計報表成本法轉權益法的相關調整分錄怎么做
所以要調整。借:長期投權投資-損益調整(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資控股后實現的未分配利潤和盈余公積增加數×母公司持股份額),貸:投資收益(母公司本期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子公司本期凈利潤×母公司持股份額)。
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1,對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不需要進行調整。
只有控制才使用成本法,其他情況一律是權益法。成本法是對于已經有控制權的企業使用,視為自有業務處理,權益法對無控制權企業使用,視為投資企業處理。
應為合并報表是利用個別報表簡單相加再利用調整分錄編制的,所以有的分錄你看不懂,把他一步步寫出來就很好理解了。
你是想知道具體做法呢?還是想要篇作文啊?要作文可在這里得不到,況且您只懸賞區區5分,未免也太摳門了。我回答問題不喜歡抄書或者復制粘貼。給你簡明地說一下吧。合并報表時先要從成本法調成到權益法。
cpa長投學習方法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畫框架,搭建知識體系。這部分開始學習前、學習過程中、學完以后,都需要不斷熟悉這部分的框架構,必須清晰的知道知識的邏輯體系。所以,學習時多畫畫框架,不斷搭建和完善知識體系。
調整學習思路CPA綜合階段所考察的內容與專業階段是不一樣的,專業階段重點考察大家對會計專業實務內容的掌握與理解,比如會計分錄、財務報表、票據法以及相關計算公式的運用等。
利用試題+真題cpa備考過程中,做題環節至關重要。作為非會計考生,更要通過做題應用知識,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小編建議學會將平時練習題及歷年真題結合起來,針對不同題型,將其相關的做題思路、技巧一一梳理。
注會《會計》高頻考點: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會計處理的基本規則 (一)確定轉為權益法核算時的初始投資成本。開始轉換為權益法時,應以成本法終結前投資的賬面價值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規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可能因持股比例下降或上升而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或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
關于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核算的,應該采用追溯調整法來處理。
眾所周知,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應該是投資中最難懂的了,但在經過前面的“ 解題妙法系列之投資篇(二)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訓練學習之后,再來學就容易多了。
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個別財務報表 關鍵點:剩余持股比例部分應從取得投資時點采用權益法核算,即對剩余持股比例投資追溯調整,將其調整到權益法核算的結果。(1)處置部分,借:銀行存款,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差額)。
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處理,是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注會考生學習此部分內容時,普遍認為其教材所寫的賬務處理原則不易理解,教材實例缺少代表性,難以全面準確地解釋教材所寫的賬務處理原則。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轉換
1、減少投資導致至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是指因處置、部分收回投資等原因,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也相應地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2、開始轉換為權益法時,應以成本法終結前投資的賬面價值或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規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3、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持股比例),(剩余部分“其他綜合收益”的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后,未來期間應當按照準則規定計算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及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的份額。
4、原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