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
1、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治理層和管理層分別是指:治理層(those charged with governance):是指對被審計單位戰略方向以及管理層履行經營管理責任負有監督責任的人員或組織。
2、【答案】:A 選項A,審計準則并不要求注冊會計師專門實施程序,以識別與治理層溝通的任何其他事項。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第七條。
3、【答案】:D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治理層溝通計劃的審計范圍和時間安排的總體情況,包括識別出的特別風險。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第1116條。
4、【答案】:A、B、C、D 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第5條。
5、【答案】:D 選項D,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其獨立性,以書面形式與治理層溝通。參考《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第19-23條。
與治理層溝通的五個方面
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的溝通包括:溝通注冊會計師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責任;計劃的審計范圍和時間安排;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補充事項。
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溝通包括結構化陳述、口頭形式、書面報告、雙方討論。若注冊會計師根據職業判斷認為采用口頭形式的溝通不恰當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與治理層溝通。
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管理層在治理層監督下編制的財務報表形成和發表意見;財務報表審計并不減輕管理層或治理層的責任。
管理層、治理層的責任與注冊會計師責任
1、(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2、實際管理企業的是管理層,管理層要勤勉盡責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防止和發現舞弊,當然很多舞弊其實就是管理層自己搞的,監守自盜而已。
3、治理層的責任是對實體的戰略方向以及管理層履行經營管理責任的監督,包括對財務報告過程的監督。在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的監督下,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考點;管理層職責
為了履行編制財務報表的職責,管理層通常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
這種責任包括:(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管理層的責任是:在被審計單位治理層的監督下,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治理層的責任是:監督財務報告過程。在治理層的監督下,管理層作為會計工作的行為人,對編制財務報表負有直接責任。
注冊會計師計算比例是確認什么管理層認定
確定管理層認定的內容、評估管理層認定的合理性等。管理層認定是指管理層對財務報表各組成要素的確認、計量、列報以及相關的披露作出的認定。
管理層認定是管理層在財務報表中做出的明確或隱含的表達,注冊會計師將其用于考慮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型的潛在錯報。
認定是指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組成要素的確認、計量、列報作出的明確或隱含的表達。認定與審計目標密切相關,注冊會計師的基本職責就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其財務報表的認定是否恰當。
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組成要素的確認、計量、列報做出的表達。財務報表審計可以被認為是財務報表與既定標準(如會計準則)的比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