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或有應收金額實際發生時的會計處理
以資產清償債務 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其中,相關重組債務應當在滿足金融負債終止確認條件時予以終止確認。
沖減營業外支出。或有應收金額因為在債務重組時,不能確認,沒有計入應收賬款科目。一般情況下,都是債權人做出了一定讓步,也就是吃虧了,一般都是計入營業外支出,所以當實際收到時,沖減營業外支出。
債務重組中,對債權人而言,若債務重組過程中涉及或有應收金額,不應當確認或有應收金額,實際發生時計人當期損益。
如果修改后的債務條款涉及或有收益的,債權人不應將或有收益包括在將來應收金額中;或有收益收到時,作為當期收益處理。
對債權人而言,修改后的債務條款中涉及或有應收金額的,不應當確認或有應收金額,不得將其計入重組后債權的賬面價值。根據謹慎性原則,或有應收金額屬于或有資產,或有資產不予確認。
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其中,相關重組債務應當在滿足金融負債終止確認條件時予以終止確認。
債權的會計要素有哪些
1、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都是兩個會計要素,都是反映了企業的資金來源,前者又稱為負債。區別在于所有者權益是剩余權益,在償還了債權人權益后,剩余部分才是所有者權益。
2、會計要素包括的內容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資產 是指企業因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擠利益的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3、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在會計恒等式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債務重組中債權人對或有收益的會計處理
1、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應該對“或有損失”作會計處理,(好像不是或有收益)體現了穩健原則。
2、以現金清償債務的,債權人應當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收到的現金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借方差額記入“營業外支出”科目,貸方差額記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3、對于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或損失,主要通過“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
4、債權 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沖減后尚有 余額的,計人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沖減后減值準備仍有余額 的,應予轉回并抵減當期資產減值損失。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