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一下企業合并與合并財務報表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企業合并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其結果通常是一個企業取得對一個或多個企業的控制權。企業合并應當編制合并報表。
企業合并是一個交易或事項,進行賬務處理時包括合并類型的判斷,合并事項在個別報表和合并報表中的賬務處理。
企業合并當時需要編制合并報表,但是以后不一定涉及合并財務報表的問題,而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企業不一定就是合并而來的,也有可能本身就是其母公司設立的子公司。
編制方法不同。匯總簡單加總,合并抵銷內部會計事項。合并財務報表亦稱合并會計報表,簡稱合并報”。
解析:合并會計報表是以整個企業集團為一個會計主體.以組成這個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為基礎并抵消內部交易事項對個別報表的影響而編制。
注冊會計師《會計》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1、【一】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以合并日應享有被合并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形成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規定,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核算,是按照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兩種方式分別進行核算。
3、被投資方不需要做賬務處理。采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并時,支付合并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分為不同情況處理:合并對價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4、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視合并方式不同,應當分別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 參見長期股權投資章節。
5、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一樣遵循賬面價值這一本質。
財務報表合并操作步驟有哪些?
1、主要有以下五個步驟:合并財務報表的一般程序先設置合并工作底稿。
2、合并報表步驟 (1)檢查并調整母、子公司會計報表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和遺漏。(2)抵消企業集團內部交易的未實現損益。(3)抵消子公司因實現凈利潤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
3、審計合并財務報表 最后需要對合并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確認其合法性和準確性,確保合并財務報表符合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的要求。
4、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將內部交易對合并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影響進行抵銷處理。
5、合并財務報表編制的一般程序如下:設置合并工作底稿。為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將個別財務報表的數據過入合并工作底稿。
注會會計輔導: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1、(五)列報的一致性。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
2、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第二章的規定,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有:企業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基礎,根據實際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按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編制財務報表。
3、比較信息的列報。企業在列報當期財務報表時,至少應當提供所有列報項目上一個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數據,以及與理解當期財務報表相關的說明;財務報表表首的列報要求。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